广州米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纸质文物修复记实-《松赞干布遗训》手抄本

发布:2022-10-21 10:35 点击:0

     《松赞干布遗训》是一部重要的藏族史学名著,被认为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遗训秘籍。原版传说是由古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于公元11世纪掘藏自拉萨大昭寺宝瓶柱顶端,故又名《柱间史》。书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一千多年前吐蕃王朝时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史实。

     这件15世纪手抄本《松赞干布遗训》现藏于西藏博物馆,长条散叶梵夹装形式,入藏(2000年)之前曾遭水侵,致整体严重板结(图1)。受西藏博物馆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7-2019年对其进行了分揭、清洁、补缺、加固、平整等保护修复处理。

《松赞干布遗训》修复后 护经板及首叶

图1 《松赞干布遗训》修复前

1、物质特征

a、装 帧

     《松赞干布遗训》为西藏地区典型梵夹装形式,经叶为长条形,长约50.5 cm, 宽约12.5 cm, 散叶状,按顺序叠放在一起,无孔无圈。以黑墨(间有朱墨)双面书写于米黄色纸上,首叶、第二叶及尾叶上共有四幅精美手绘插图(图2),经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主要使用朱砂、雌黄、靛蓝等传统颜料绘制。外夹以木质护经板,后护经板遗失,前护经板长53.6 cm, 宽13.6 cm, 厚0.9 cm, 较纸质经叶四周略阔,用以防护,护经板正面有红、黄两种涂色装饰。

《松赞干布遗训》 四幅手绘插图

图2 四幅手绘插图

     此件藏经在装帧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首、尾叶的多层结构。首叶由四层构成(图3),总厚约1.0~1.2 mm, 各层之间并不直接粘合,而是通过分布在周围的八个黑色经袢进行固定(图4、图5)。尾叶结构与之类似,但只有两层,总厚约0.6 mm。对黑色经袢进行显微观察和纤维鉴定,内芯为狼毒草纸,外层涂刷有深色颜料或漆层(图6、图7),推测主要起加固、防水或装饰作用,涂层的具体成分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确定。

《松赞干布遗训》首叶四层结构

图3 首叶四层结构

《松赞干布遗训》首叶经衣袢

图4 首叶经袢

(右侧经袢下半部分遗失)

首叶衣袢分布示意图

图5 首叶经袢分布示意图

经袢表面黑色涂层和内层纤维

图6 经袢表面黑色涂层和内层纤维

经袢纤维显微形态图

图7 经袢纤维显微形态图

     关于梵夹装首叶的此类多层结构,Pakhoutova等学者[2,3]曾有过相关描述。经袢除纸质外,也有使用绳线、皮革、织物等,装帧精美者尤其多样,有的还涉及边框、布幔、经帘等复杂结构,使首叶更具有内封面的加固和装饰作用。

纸张

     经书所用纸张为米黄色藏纸,除首尾两叶为多层结构外,其余均为单叶。多数经叶厚度在0.2~0.3 mm之间,少数较厚者达0.3~0.4 mm, 同一叶内不同位置厚度也有不同(图8)。经叶由两三张完整藏纸粘合而成,偶见有纸张拼接的情况,大部分经叶表面较为光滑、平整。藏纸采用浇纸法制成,成纸相对松厚,表面略微粗糙,为使其满足硬笔书写的要求,根据藏族工艺典籍记载,传统纸面加工工艺有除毛、刷浆、碾磨三道工序[4]。

经叶左上角较薄(透射光下)

图8 经叶左上角较薄(透射光下)

     捡取经叶边缘掉落碎片为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纸面形态,可知表面有较厚涂层(图9),表明纸张表面曾经过涂布、打磨等处理。将样品置于蒸馏水煮沸约3~5 min, 以清除部分杂质并分散纤维,然后用Graff “C”染色剂制成临时装片,置于XWY-Ⅷ纤维分析仪下进行观察。纤维较短,粗细不均匀,呈棕黄色,有横节纹,纤维中段明显加宽,判定为100%瑞香科狼毒草韧皮纤维(图10)。

经叶纸面显微形态

图9 经叶纸面显微形态

经叶纤维显微形态

图10 经叶纤维显微形态

2、破损状况

     《松赞干布遗训》的主要病害是粘连板结和霉变,此外还有水渍、酥脆、残缺等问题。

     纸质经叶部分除前三叶各自分离,其余粘连板结成厚度分别为0.4 cm、0.5 cm、1.0 cm、1.8 cm的四沓硬块,经书侧面布满淤泥,纸层间偶有缝隙(图11)。其中第一沓可分为三小沓,三小沓之间仅右侧局部粘连,其余三沓则完全板结成块。

从第四叶开始板结为四沓

图11 从第四叶开始板结为四沓

     经叶右侧边缘分布有少量亮黄色晕散状和黑褐色点状霉斑(图12)。对霉菌取样后在土豆培养基上培养,菌落最初为白色,5 d之后能完全覆盖直径9 cm的平板,30 d后在白色的菌丝上生长出黑色的子囊壳,随机分布在菌丝上;菌落不是特别致密,没有大量的气生菌丝,菌落边缘不规则(图13)。基于形态数据及分子序列鉴定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修复时将经叶分揭后发现,越靠近末尾,经叶霉变越严重,尤其最后一沓分揭出的经叶四周边缘均分布有亮黄色和黑褐色霉斑,黑褐色霉斑呈软质沉积状,亮黄色霉斑则多呈晕散状,并深入纸张纤维内部。

经叶右侧边缘霉变状况

图12 经叶右侧边缘霉变状况

菌落形态

图13 菌落形态

     整本经书经叶四周均有明显水渍痕迹(图14)。同一经叶内,左侧水渍较窄较浅,越靠右侧水渍颜色越宽、范围越大;同一位置处,越靠近经书末尾水渍越严重。根据水渍和霉变分布特征,可以推测水侵应当是从经书底部和右侧开始,水侵后经书未能得及时干燥处理,从而引发霉变,而霉菌、水中脏污、经叶表面胶质以及长期堆积等直接导致了经叶的粘连和板结。

经叶边缘水渍

图14 经叶边缘水渍

     与此同时,因水侵、堆压、不当操作等,经书右侧及上下边缘多有酥脆,轻触掉渣,偶见有贯穿式虫洞(图15)。首尾几叶有较大面积缺损(图11、图16),局部粘附有较厚泥垢。前护经板正面同样粘附有淤泥、杂物碎片等。

边缘酥脆及贯穿式虫洞

图15 边缘酥脆及贯穿式虫洞

经书末尾部分缺损

图16 经书末尾部分缺损

3、保护修复

     根据本体物质特征和破损状况,对这件经书的修复处理主要包括分揭、清洁、补缺加固、润潮平整等步骤。

a、分揭

     经书板结严重,分揭之前需首先了解中央文字区域的粘连情况。经局部水溶性测试,黑色字迹、红色字迹、红色边框及插图颜料等遇水均较稳定,不会发生晕染。将一沓板结经叶放入如图17所示装置中进行润潮,即经叶上下依次垫SYMPATEX(阻隔液态水)、潮湿毛巾(提供水分)和塑料薄膜(减少水分蒸发)。该装置主要利用透水气材料SYMPATEX阻隔液态水,只允许水以气态形式通过的性能[5],使潮湿毛巾中的水分以气态形式缓慢进入板结经叶内部。

SYMPATEX润潮装置

图17 SYMPATEX润潮装置

     将板结经叶放入润潮装置后定期查看经叶状况,约15~20 min发现最外层经叶中央文字部分因纤维润胀明显鼓起,轻触似乎并未与相邻纸层粘连,推测中央部分可能并未发生粘连或粘连并不严重。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整本经书只在四周边缘发生板结,中央文字部分粘连较轻,更多是由于霉菌和压力所致,用竹启等可以比较安全地打开,因此分揭的重点主要在于四周边缘。

     正式分揭时同样采用上述SYMPATEX装置进行润潮。考虑到经叶中央处无需润潮即可分离,四周边缘板结严重部位则可能润潮长达30 min, 为避免纸张和字迹接受不必要的润潮而发生纤维过度润胀或字迹损伤,只在边缘板结处局部覆盖润潮装置。

分揭时尽可能进行“对半分揭”。即先将一沓板结经叶从中间分揭为厚度相近的两小沓,再分别将两小沓从中间分揭为四小沓,依次类推,直至将经叶完全分揭开来。这是因为,如果从外向内逐层分揭,分揭处一侧为单张经叶,一侧为多张板结经叶,两侧机械强度相差较大,容易导致单张经叶在纸质脆弱位置发生破损,而对半分揭时两侧“势均力敌”,更容易实现较为完整的分揭。

     但后两沓经块较厚,水分很难一次性到达经沓中间层,无法直接实现对半分揭,则尽可能使水分达到足够厚度后,将这一部分整体从经沓上分揭下来。实际分揭时首先将第三沓分揭为三小沓,第四沓分揭为五小沓,每沓约15叶,然后再对每小沓进行对半分揭。

具体到每张经叶,与水渍分布状况基本类似,经叶左侧粘连较轻微,越到右侧粘连越紧密,同时纸张酥脆越严重,分揭难度也越大。因此左侧、上下边缘和右侧所需要的润潮时间和操作手法略有不同。

     经叶左侧粘连较轻,润潮约15 min后纸质变得柔软,轻轻弯折,各层之间即出现缝隙(个别处在润潮前即有缝隙)。将薄竹启从缝隙处轻轻插入,以较小幅度轻轻转动竹启,使纸层分离,逐步将经叶左侧边缘完整分揭。

     经叶上下边缘粘连较紧密,润潮20~30 min后用薄启更容易从经叶纸层之间而非经叶之间分离,这是由于经叶之间粘连的强度大于经叶纸层之间的粘合强度。经尝试,无论延长润潮时间,或是使用蒸汽喷笔局部施以温热水蒸汽,效果都不太理想。过多水分并不能有效减弱经叶之间的粘连,却使得纸层之间更容易分离,甚至更进一步导致粘连部分整块掉落。因此仍只润潮20~30 min, 虽然无法完全避免经叶相邻薄层的粘连,但至少可以将经叶绝大部分相对完整地分揭开来。

     分揭至右侧时,粘连面积和强度增加,纸张强度明显下降,甚至局部完全失去纸性,遇湿成泥。润潮约30~40 min, 取出后室温下晾置约1~2 min使水分稍蒸发再用竹启小心分揭。遇脆弱边角在润潮或分揭时掉落,将其单独润潮、分揭并标记,待修补时再拼回(图18a)。

     最终从四沓板结经块中分别揭出20叶、22叶、44叶、73叶,加上开始部分未粘连的3叶,此件《松赞干布遗训》共存162叶(首尾叶多层结构视为1叶)。总体来说,除首尾几叶右侧图文部分原已发生实质缺损,少数经叶右侧粘连至文字区域,使个别字迹磨损外,经书内容部分保存较为完整,但经书后半部分的经叶边缘霉变、脆弱、缺失较为严重,尤其靠近经书末尾部分霉斑几乎遍布经叶四周边缘(图18b)。

经书不同部位分揭出的经叶

图18 经书不同部位分揭出的经叶

b、清洁

     分揭出的经叶四周边缘残留有淤泥,表面布满尘垢、霉菌、沉积物等。首先在通风柜中使用软刷和文物吸尘器初步去除表面灰尘和浮霉,再用手术刀、竹启、镊子等对软刷无法去除的沉积物、霉斑等进行处理。位于字迹之上的沉积物需在放大镜下小心去除,需要时局部点涂体积分数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软化(图19)。最后一沓多数霉斑已深入纸张内部,则只去除表面部分,并局部涂以体积分数75%的乙醇水溶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霉菌继续繁殖,对深入纤维的部分不做强制清除。

字迹处软质沉积物的清洁

图19 字迹处软质沉积物的清

     经过上述处理后,纸张表层纤维之间仍嵌埋有细小的灰尘、霉粉等颗粒物,需进行更细致的清洁。尝试使用超细纤维布、Absorene硫化橡胶海绵、Lineco橡皮粉、Absorene清洁黏土、自制橡皮粉、Wishab干洗海绵等表面清洁方法(图20)。在清洁效果方面,通过便携显微镜初步观察,除黏土效果不太理想外,其余几种方法的清洁效果没有显著区别(图21)。而不同方法对于纸面的摩擦力度,通过实际使用体验判断,干洗海绵>清洁黏土>自制橡皮粉>硫化橡胶海绵≈橡皮粉>超细纤维布。为尽可能减少清洁对于字迹和纸面的摩擦或划伤(尤其右侧水侵严重处纸张脆弱,字迹与纸张的结合牢固度也较低),同时也考虑不同方法的操作效率等,最终选择超细纤维布作为细致清洁方法。

经叶表面几种常用表面清洁方法

图20 几种常用表面清洁方法

超细纤维布清洁效果

图21 超细纤维布清洁效果

     此次选用的超细纤维布由故宫博物院研制,以超细涤锦合成纤维织造,双面绒,非网套结构,不易挂损文物,曾被用于纺织品、玉石器、漆木器等多种材质文物的表面清洁[6]。实践证明,对于藏经这类厚质纸张,超细纤维布也是一种较为高效、快捷的清洁方法。使用时将整块布折成小块,有明显脏污后重新折叠更换干净部位(图22)。对于经叶边缘尤其右侧脆弱曲翘处需小心处理,避免刮扯造成损伤,脆裂曲翘严重部位可暂留,在后续平整后再进行清洁

使用超细纤维布进行清洁

图22 使用超细纤维布进行清洁

     对于经叶四周边缘水渍,尝试在水渍临界处涂施温水、无水乙醇及乙醇水溶液等,均无显著改善效果,则保留不再进行处理。

c、补缺加固

     分揭后的经叶在上下边缘和右侧空白处普遍有不同程度缺损,经书前几叶及靠近末尾部分由于水侵、粘连严重,缺失范围稍大,右侧缺失附近纸质较脆弱甚至糟朽、完全失去纸性,需对这些缺失、脆弱区域进行补缺和局部加固,以避免未来保存过程中发生进一步损伤。

补纸的选择与染制

     如前文所述,此件藏经纸张是以瑞香科狼毒草韧皮纤维为原料,采用浇纸法成纸后,经多层贴合、表面打磨等加工制成。为使补处与原件尽可能匹配,以传统原料和方法制成的质地相对松厚的藏纸是补纸的首选。从西藏拉萨、尼木县、朗县以及不丹等地选取各类藏纸样品,综合比较成纸质量、获取途径、纸张价格等,最终选择西藏朗县金东乡生产的金东纸作为修补用纸。金东传统造纸曾是“全藏最考究的工艺”,金东纸也曾作为西藏纸币用纸和官方公文用纸[7],近年来开始恢复生产。此次用于修复的金东纸原料为瑞香科灌木树皮,平均厚度约为0.15 mm, 成纸相对洁净、均匀、细腻,与待修复经书纸质较为协调匹配。

与一般纸质文物修复中使用的抄纸法制成的手工纸相比,金东纸质地松厚、纤维束粗长、均匀度较差,表面经过一定打磨处理,纸张正反两面质地不同(浇造时直接接触纸网的一面纤维分布相对平整,另一面则较粗糙)。因此使用常规浸染、刷染、拉染等方法进行染纸时,染液不太容易进入纸张内部并分布均匀,导致染色斑驳、生硬,且正反两面及内外层之间颜色差异较大,染液颜色较深时尤甚。针对此,经过多次试验,在双面刷染的基础上配合揉捏,得到了染色相对均匀、自然的补纸。

     具体方法如下:将待染纸张喷水润潮,在两面分别均匀涂刷染液;静置约3~5 min后,将湿纸攥团并轻轻揉捏,同时去除多余染液;然后将湿纸团打开、抻展、晾干(图23)。

染纸过程 纸张染色

图23 染纸过程

(从左至右依次为:刷染、攥团、抻展)

     由于经叶颜色较深,染纸干后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染色。染后纸张内外层及不同部位之间颜色分布较为均匀(正反两面颜色仍有少许差别),并随着纸张的褶皱呈现较为自然的色感和纹理(图24)。

染纸效果 修复纸张染色

图24 染纸效果

(从左至右依次为:染色前、 第一遍染色后、第二遍染色后)

     上述操作中,将湿纸攥团并揉捏主要是为了使染液进入纸张内部,并在不同部位分布均匀。与此同时,揉捏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纸张纤维之间的结合,使纸张纤维更松散,方便后续补缺时对补纸进行撕扯、打薄等处理,避免在搭接处对较为强韧的补纸进行修整时可能对脆弱经叶造成的拉扯等损伤。

     染色材料方面,染液使用GOLDEN流质型丙烯颜料生赭(2340)、生褐(2350)、土黄(2407)进行调配。纸质文物修复中经常使用的马利牌管装国画颜料已经证实会明显加速纸张劣变[8],而橡碗子、红茶等植物染料色牢度较差,并呈弱酸性。丙烯颜料在西方纸张修复中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染色材料之一,根据相关实验研究,丙烯颜料对纸张耐久性无不良影响,颜色稳定性好,并具有一定抗真菌性能[9]。实际使用时发现,相比市售马利牌管装国画颜料,GOLDEN丙烯颜料颗粒更为细腻,染色均匀度更好。

d、填补缺失

     对于经叶缺失部位采用双层补纸进行填补,即选择合适厚度的补纸(金东纸不同位置厚度略有不同)分别在经叶缺失处两面进行搭接。

     染色干燥后的补纸略硬挺,先揉搓使其柔软。以颜色更为合适的一面作为补纸的正面。将揉搓好的补纸放在吸水纸上,正面朝下,在补纸上涂刷稀糨水,糨水较修补常规古籍书叶时所用的糨水稍稠一点即可。糨水涂刷均匀后,更换两次吸水纸撤去大部分水分,然后晾置,至手触糨面略有潮气和黏性,但整体感觉不湿为止。覆盖塑料薄膜,避免糨面继续失水干燥。

     将经叶放在透台上,对经叶缺失边缘处进行修整,缺失处下方垫Hollytex无纺布,避免补纸糨面与台面粘连。从上述准备好的补纸上撕取一块,放在缺失部位,沿缺失边缘轻轻摁压使补纸固定。借助透台的光线,先用镊子沿缺失边缘撕去多余补纸,再根据搭接处经叶的厚度,夹去补纸的多余纤维,使搭接处整体厚度与附近经叶大致相同。补纸与经叶边缘搭接约2~3 mm, 若边缘较为脆弱或附近有纸层缺失,可适当加宽搭接范围(图25b)。

下边缘小处缺失的填补

图25 下边缘小处缺失的填补

     缺失多位于经叶边缘,缺失面积较小,且两侧有较完整的边缘时,按照上述方法将一面补好后,将补纸下侧多余部分沿两侧边缘折起,覆盖在另一面(即补纸面积应为缺失处的2倍以上),补处自然形成一条边缘(图25),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处理另一面的搭接区域。当经叶缺失面积稍大,或两侧没有完整边缘作为回折参照时,则按照一般方法在边缘留出足够量的补纸(图26),待修补、平整完成后再进行裁剪修整。

右侧较大范围缺失的填补

图26 右侧较大范围缺失的填补

     两面搭接处都处理完成后,用稍硬的油画笔蘸取少量稀糨水,在补纸正反两面(尤其搭接处)轻轻刷扫,然后两面垫无纺布用骨刀砑实。这一操作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搭接处的湿度和黏性,使补纸与经叶粘接牢固、服帖(图27),否则补纸本身较干、糨水较少,搭接处又经过打薄等处理,容易发生纤维起翘等。另一方面补纸经过染色、揉搓后,表面略粗糙,通过模拟藏纸加工时的刷胶、砑实,使补纸表面更为平整,也更接近经叶本身的质地。

下边缘小处缺失的填补

图27 边缘补缺效果

     以上即为一般经叶缺失的修补过程。首、尾叶为经袢连接固定的多层结构,为保持结构原状,未拆除经袢,直接在多层结构上进行补缺。但补完一层后再补其余层时无法通过透台观察缺失边缘,且缺失处附近各层由纸袢固定,给操作带来很大不便。修补时先按照缺失处形状将各层补纸修整好,并将边缘打薄后再放入缺失处,由内向外,每层补完后垫无纺布防止粘连。尾叶右侧缺失面积较大,且缺失边缘有图文,则将两层补纸的搭接都放在无图文的另一面(图28)。

相邻区域的不同搭接处理

图28 相邻区域的不同搭接处理

(a)一般方法;(b)将搭接延伸至相邻脆弱区域;(c)只在无图文的一面进行搭接

     由于经叶本身未经过湿清洁,如直接在经叶边缘涂糨会出现水渍;而使用稠糨和干补纸进行粘贴,强韧的藏纸在干燥状态下不易撕扯、打薄,也不容易形成服帖的搭接边缘。实践证明,在补纸上刷糨并晾至半干后再使用是个较为可行的方法,既能够控制水分,又便于处理搭接。需要注意的是,补纸晾至半干的程度非常重要,过湿依旧会形成水渍,过干则失去黏性。填补时如发现准备的补纸略湿,可将其放在手掌之间,利用手掌的温度对湿度进行微调。同样,最后在补处表面补糨时,笔刷蘸取糨水后可先在吸水纸上刷扫几下,去除多余水分,避免湿度过大洇至经叶形成水渍。

e、局部加固 典具帖

     纸质文物的局部加固一般使用韧性较好的薄纸,此次修复中尝试使用典具帖(典具纸)和藏纸薄层两种方法。

     典具帖为日本生产的楮皮纸,纤维纯净、细腻、均匀,透明度较好,有2g/m2、3g/m2、5g/m2、7g/m2、9g/m2等不同厚度。选择7g/m2进行试验,发现其与经叶之间不易“融合”:加固部位的纤维纹理与经叶本身差异较为显著,且加固纸纤维容易起翘(或者粘贴时往往需要更多、更稠的糨水),推测原因是经叶表面较平滑,而典具帖纤维洁净、致密,两者之间缺少“抓力”。

     藏纸薄层即从上述补缺用金东纸润潮后分揭出的薄层。分揭出的藏纸薄层虽不及典具帖细腻均匀(图29),但只需少量糨水即可与经叶粘合紧密、服帖,表面纹理也相对不太突兀。此外,经叶脆弱处多与缺失处相邻,使用藏纸薄层进行加固可以将加固与补缺同时进行,即只需粘贴一整块补纸,然后针对需要加固和填补的不同位置进行相应打薄、揭层即可(图28)。这使得修复操作更加灵活、快捷,对于工作量较大的修复项目来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法。

使用藏纸薄层对脆裂边缘进行加固

图29 使用藏纸薄层对脆裂边缘进行加固

     加固方法与补缺类似,在补纸上刷糨,晾至半干后再使用。可以事先揭出薄层,也可以将整层补纸贴合在待加固处后,用镊子将表面不需要的厚度揭去,揭离的部分仍可继续使用。

f、润潮平整

     整个修复过程需先后对经叶进行两次润潮平整。第一次是在清洁后修补前,分揭出的经叶缺失边缘尤其右侧脆弱处曲翘不平并多呈脆裂状,直接进行补缺和加固既影响修复效果,也容易对曲翘脆弱处造成损伤。第二次是在修补完成后对经叶进行最终的平整处理。

     对经叶进行均匀且适度的润潮,使其恢复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是确保平整效果的关键。对于纸质较厚且表面具有一定拒水性的藏经,如采用常规喷水润潮方法,经叶表面已经积聚了足够水分,但中间层仍未得到足够润潮,不仅润潮平整效果不理想,甚至可能对经叶表面纹理特征、字迹颜料等造成影响(经书末尾部分的经叶表面褶皱、粗糙,且局部字迹与纸张结合牢固度较差,即可能与此部分水侵较为严重有关)。因此仍采用分揭时使用的SYMPATEX装置进行润潮,令水汽缓慢、均匀地进入经叶内部。

     第一次润潮平整时,将经叶放入润潮装置中约15 min, 使经叶整体稍软化舒展即可。润潮过程中可趁湿将分揭时边缘粘连的薄层轻轻搓下或揭下(干燥状态下薄层与经叶粘连紧密很难分离)。润潮完成后上下垫Hollytex无纺布将经叶放入压板下加压干燥,经叶中的水分较少,在北方室温条件下不需要加垫吸水纸。

     补缺加固完成后进行再次润潮平整时,需要考虑补纸与经叶之间吸湿速度、湿涨干缩程度的差异。经叶较补纸更快吸湿润潮,若等待补纸达到足够润潮,经叶部分过度润潮,表面纤维甚至发生明显鼓胀,反之,则补纸得不到足够润潮,两种情况均不利于平整。鉴于此,先用油画笔蘸少量清水或糨水,在修补处两面刷扫初步润潮,再将经叶整体放入润潮装置,约10~15 min后(期间也可以根据情况在修补处再次补充水分),经叶和补纸均柔软舒展,取出上下垫无纺布进行压平。经叶右侧缺损面积较大,且缺损附近纸张较脆弱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修补附近经叶发生抓皱甚至破损的现象。

     压平1~2个月,待经叶形状稳定后取出,以修补较少、相对完整者作为模板,用剪刀修剪去除边缘多余补纸(图30),至此《松赞干布遗训》纸质经叶部分即修复完成(图31)。经板上的淤泥等杂质使用竹启、手术刀等进行物理清理。考虑到经板变形,不宜按照原装帧形式直接与纸质经叶接触,在经匣中制作隔层将其单独保存。

 

图片

图30 修复后的经叶(修复前见图18)

《松赞干布遗训》修复后 正面 背面

图31 《松赞干布遗训》修复后

4、结 语

     修复后的《松赞干布遗训》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既能满足文物长久保存的要求,也有助于未来的研究和展览。整个修复过程中,无论润潮、分揭、清洁,抑或补缺、加固、平整,都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此件藏经的物质特征和破损状况,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和设计,包括借助透水气材料SYMPATEX进行气态水润潮,使用超细纤维布进行表面清洁,染纸时对湿纸进行揉搓,将刷糨后的补纸晾至半干再补缺,以及对补处和经叶进行差异性润潮等。

     对于藏经这类装帧、纸张都独具特色的纸质文物,国内外的保护修复经验还较为有限,因此有着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以藏经的补缺为例,除使用补纸进行搭接嵌补外,也有同行采用机器纸浆法或手工纸浆法[10]。纸浆法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浇纸过程,修补处相对不容易出现板结发硬或与原件干湿伸缩不同的问题,效率也相对较高。但纸浆法需要将经叶完全浸湿,当藏经本身不需要或不适合进行清洗、湿揭等处理时,纸浆法就不太适用。而补纸法常常困于无法获得较为匹配、松厚、细腻、匀整的补纸。或者可以综合以上两种方法,即由修复人员自行浇造所需补纸。相比抄造补纸,浇造补纸所需场地、工具、设备等较易实现,当所需补纸量不大,而市售纸张无法满足修复需求时,这种方法或可一试。


古籍书刊扫描仪租赁古籍书刊扫描服务字画艺术品扫描服务

来源:文物卫士,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