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米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纸张染潢的起源、文献史料分析以及实际防虫效果

发布:2024-01-27 11:35 点击:0

      纸张染潢技术大约起源于魏晋时期,而非东汉。三国时期已有黄纸使用的记载,但具体起源和发明者尚待考证。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提供了详尽的染潢技术(即用黄檗汁液染成黄色)描述,说明该技术在当时已经相对成熟。
      尽管后世普遍认为染潢的主要目的是防虫避蠹,但实际上,早期文献并没有直接证据支持这一观点。魏晋时人们是否已有足够的文献保护意识以不惜成本进行染潢也值得商榷。防虫避蠹的功能可能是后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的,而非最初动机。
      早期纸张染潢可能与简牍形制及审美习惯的延续有关,黄色在古代具有特殊意义,象征庄重和尊贵,与重要文书的性质相匹配。同时,染潢还提升了纸张的书写性能,使纸面更平滑光亮,吃墨性好,书写效果更佳,这可能是人们青睐染潢的重要因素之一。
      两晋时期黄白籍制度的实行,黄籍用黄纸,白籍用白纸,显示了黄纸的正式性和地位,这进一步推动了黄纸的使用,也可能是黄纸染潢习惯的一个社会文化背景。
      尽管染潢纸张被后世认为有防虫效果,但实际效果有限,且防虫的科学依据不确凿。干燥寒冷的存放环境可能是敦煌等地文献虫蛀较少的重要因素,而非完全归功于染潢。
      纸张染潢技术的早期应用主要动因可能与对简牍形制的延续、黄色的象征意义、以及对纸张书写性能的提升有关,而非单一的防虫考虑。防虫避蠹功能可能是后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并强化的附加效益,进而影响了后世对染潢目的的认识。

中国书店2008年秋拍敦煌遗书虫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