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米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档案数字化扫描全流程详解-从准备到数据挂接

发布:2025-09-07 11:25 点击:0

档案数字化,核心聚焦于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转化,即通过专业扫描设备将纸质档案精准转换为数字图像,从而打破传统档案的物理存储限制,为高效调阅与利用奠定基础。

开展数字化扫描并非直接操作,需遵循规范的前置流程:首先要依据档案管理相关标准,对纸质档案进行系统化整理与规范化处理;随后搭建目录数据库,并按照统一著录规则完善目录数据。只有完成这两项关键准备,才能科学推进后续的扫描工作,以及数字资源的长效管理与合理利用。

一、为什么要开展档案数字化扫描?

随着国家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档案工作正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纸质档案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1.1 提升管理效率与利用便捷性

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依赖手工目录检索与库房调卷,流程繁琐、响应缓慢。一旦发生档案遗失、错放或字迹模糊等问题,查找难度成倍增加。

而通过数字化:

  • 检索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秒级
  • 支持全文检索、模糊查询、多条件组合筛选
  • 实现远程查阅、移动端调阅,打破时空限制
  • 推动档案资源融入政务系统、业务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典型案例:某市人社局将1980年代以来的知青档案全部数字化后,退休人员办理工龄认定平均耗时由7天缩短至2小时。

1.2 有效保护档案实体原件

纸质档案具有不可再生性,频繁翻阅会导致:

  • 纸张磨损、折角、撕裂
  • 墨迹褪色、字迹扩散
  • 虫蛀、霉变风险上升

数字化后,可实行原件封存、电子调用机制,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尤其对珍贵历史文献、手稿、地图等特种载体意义重大。

1.3 响应政策法规要求

法规文件

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

第三十七条:各级政府应将档案信息化纳入发展规划,保障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

国家档案局令第13号《机关档案管理规定》

第四十二条:机关应当开展数字档案室建设,统筹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央和国家机关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不低于80%,省级综合档案馆不低于70%

二、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基本依据与原则

2.1 核心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编号

名称

主要内容

DA/T31-2023

《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最新国标,涵盖前处理、扫描、图像处理、质量检查、数据挂接等全过程

DA/T18-2022

《档案著录规则》

规范目录数据结构与字段定义

DA/T13-2022

《档号编制规则》

统一档号格式,确保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DA/T25-2022

《档案修裱技术规范》

技术修复操作依据

GB/T20173-2022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数字化成果长期保存与移交标准

特别提醒:自2023年起,DA/T 31-2017已废止,各单位务必使用新版标准指导工作。

2.2 数字化基本原则

  1. 安全第一:保障档案实体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
  2. 完整真实:确保数字图像清晰、不失真,忠实反映原件状态。
  3. 标准统一:采用统一技术参数、命名规则、存储路径。
  4. 过程可控:建立全流程管理制度,实现责任可追溯。
  5. 便于利用:兼顾长期保存与高效访问需求。

三、档案数字化扫描全流程详解

3.1 制定工作方案,配备设施设备

1)制定详细工作方案

方案应包含:

  • 数字化对象范围(如:文书、会计、声像、科技档案)
  • 工作目标(年度完成量、覆盖率)
  • 技术路线(扫描分辨率、色彩模式、存储格式)
  • 成本预算与资金来源
  • 人员组织与岗位职责
  • 进度安排(分阶段实施计划)
  • 安全管理措施(保密协议、监控、门禁)
  • 验收标准与第三方检测机制

建议:重大项目应组织专家论证会,邀请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参与评审。

2)建立数字化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

  • 《数字化加工场所管理制度》
  • 《档案出入库登记制度》
  • 《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 《外包服务监督管理办法》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配置专用场地与设备

区域

功能

设备配置

前处理区

拆装、修补、编页

工作台、镊子、铅笔、压平机、除尘仪

扫描区

图像采集

平板扫描仪、书刊扫描仪、高速文档扫描仪、大幅面扫描仪

图像处理区

拼接、纠偏、去污

高性能计算机、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IRIS Xpress

数据质检区

质量抽查

双屏工作站、比对工具

临时库房

存放待扫/已扫档案

密集架、温湿度计、防尘罩

安全设备:视频监控(365×24小时)、门禁系统、防盗报警、UPS不间断电源。

4)外包服务管理要点

若选择外包,需重点审查:

  • 企业资质:是否具备《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涉密项目必选)
  • 注册资本:建议不低于500万元
  • 从业经验:近三年类似项目案例不少于3
  • 安全承诺:签订保密协议,明确泄密责任

并指派专人全程监督,做到三到场:出库到场、扫描到场、入库到场。

3.2 档案出库管理

  1. 申请审批:填写《档案数字化出库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档案主管领导审批。
  2. 清点交接:双方共同清点档案数量、页数、完整性,填写《档案交接清单》。
  3. 临时存放:设置专用临时库房,距离加工区不超过50米,专人看管。
  4. 动态登记:每日记录领取与归还情况,确保账实相符。

记录要素: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数、交接人、时间。

3.3 数字化前处理

1)确定扫描范围

  • 全扫原则:除空白页外,所有页面均应扫描。
  • 例外标注:对不需要扫描的页面(如夹带草稿纸),贴不扫标签并登记。
  • 涉密档案:单独存放,使用专用涉密设备扫描,严禁联网。

2)编制页号

要求

说明

位置

正面右上角,背面左上角,距边1cm

工具

使用HB2B软铅笔,避免划破纸张

编号方式

连续编号,不得跳号、重号

特殊情况

破损页标注“P-1,缺页标注“P-5

小技巧:可用打号机批量编号(适用于整齐档案),但需测试是否损伤纸张。

3)拆除装订

类型

处理方式

普通订书钉、燕尾夹

可拆除,注意顺序

线装古籍、精装书

不拆,使用非接触式书刊扫描仪

特殊装帧(如铁圈、塑料环)

拍照记录原貌后再拆除,保留装订物

4)技术修复

对于破损严重档案,须先修裱再扫描:

  • 参照《DA/T 25-2022》进行补洞、托背、加固
  • 皱褶严重的可用压平机处理(压力≤0.3MPa
  • 霉斑、油渍等污染不宜强行清除,保留原始痕迹

严禁使用胶带、修正液等永久性粘合剂!

3.4 著录目录数据

1)建立目录数据库

使用档案管理系统(如紫光、擎天、万户等)创建:

  • 档案门类(文书、会计、照片等)
  • 保管单位(卷或件)
  • 著录项模板

2)核心著录字段(以为例)

字段

示例

规范要求

全宗号

J001

由档案馆统一编制

档案门类代码

WS(文书)

DA/T 13-2022执行

年度

2024

四位阿拉伯数字

保管期限

Y(永久)、D3030年)

大写字母

件号

0001

四位数字,不足补零

档号

J001-WS·2024-Y-0001

自动生成或手动录入

题名

关于印发《XX方案》的通知

无题名者自拟,加[ ]

责任者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使用全称,简称需统一

文件形成时间

20240510

8位数字,无汉字年月日

页数

5

与实际扫描页一致

提示:可设置必填项校验、格式自动提示功能,减少录入错误。

 

3.5 档案扫描

1)扫描设备选择

设备类型

适用场景

优点

缺点

平板扫描仪

单页、珍贵、易损档案

对原件损伤小

效率低

书刊扫描仪

线装书、古籍、成册资料

非接触式,保护装帧

成本高

高速文档扫描仪

大批量普通档案

效率高(60ppm以上)

不适合薄脆纸张

大幅面扫描仪

图纸、地图、海报

支持A0-A3

占地大

2)扫描参数设置

参数

推荐值

说明

色彩模式

彩色(24位真彩色)

忠实还原印章、签名、批注颜色

分辨率

300 DPI

文字清晰可辨

高精度扫描

600 DPI

用于照片、密集文字、珍贵档案

存储格式

TIFF(长期保存)、PDF/A(利用)

同一批次保持一致

文件大小

A4: 500KB~1.5MB

控制存储成本

图像质量判断标准:放大至200%仍能清晰识别最小字号文字。

3)图像命名规则

推荐采用档号+流水号方式:

text

编辑

为单位:

J001-WS·1999-Y-0001-001.001.tif

J001-WS·1999-Y-0001-001.002.tif

为单位:

J001-WS·2024-Y-0001.001.tif

J001-WS·2024-Y-0001.002.tif

存储路径建议按档号层级分类:

text

编辑

\J001\WS\2024\Y\J001-WS·2024-Y-0001\

3.6 图像处理

1)图像拼接

  • 分幅扫描图像需无缝拼接
  • 重叠区域≥1/3幅宽
  • 使用专业软件(如PTGuiAdobe Photoshop)自动对齐

2)旋转与纠偏

  • 统一阅读方向(通常为顺时针90°180°
  • 偏斜≤1°视为合格
  • 原件本身歪斜的无需纠正

3)裁边处理

  • 仅限去除黑边、扫描边框
  • 距页边至少留2~3mm,防止误裁内容

4)去污处理

  • 去除扫描产生的黑点、污线
  • 严禁删除:水渍、墨迹、批注、装订孔、纸张老化斑点

原则:展现档案原貌,不做美化修饰

 3.7 数字化质量检查

 (1)目录数据检查

  • 完整性:必填项无遗漏
  • 准确性:与实体档案一致
  • 规范性:格式符合标准
  • 唯一性:档号不重复

 (2)图像质量检查

  • 清晰度:文字可读,无模糊、失真
  • 完整性:无漏扫、重扫、多页
  • 顺序性:图像排列与原件一致
  • 处理性:拼接无痕、纠偏正确、去污合理

抽查比例:一般项目不低于5%,重点项目100%全检。

  3.8 数据挂接

  (1)挂接方式

  • 自动挂接:通过档号匹配,批量导入图像
  • 手动挂接:用于异常情况补救

  (2)挂接后检查

  • 每条目录是否关联图像
  • 图像能否正常打开
  • 图像顺序是否正确
  • 文件命名是否规范

建议:建立挂接日志,记录操作人、时间、问题处理情况。

 

四、后续管理与成果利用

4.1 成果移交与验收

  • 编制《数字化成果移交清单》
  • 移交内容:图像文件、目录数据库、元数据、过程记录
  • 接收方:档案馆或信息中心
  • 验收依据:DA/T 31-2023及相关合同约定

4.2 长期保存策略

  • 双备份:本地存储 + 异地灾备
  • 介质轮换:磁盘每3年迁移一次,磁带每5年检测
  • 格式转换:定期评估TIFF/PDF/A等格式的可持续性
  • 真实性保障:采用哈希值校验、数字签名技术

4.3 开发利用途径

  • 内网档案查询系统
  • 政务服务平台集成
  • 微信公众号掌上查档
  • 历史专题展览(如老照片里的城市记忆
  • 学术研究支持平台 

档案数字化扫描 项目现场图片

档案数字化不是简单的纸质转电子,而是一项涉及管理、技术、标准、安全的系统工程。唯有坚持规范操作、注重细节把控、强化过程监督,才能真正实现存真、保全、便用、长存的目标。

广州米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着丰富的档案藏品、历史文献、古籍书刊扫描数字化项目经验。通过梳理其开展数字化扫描的完整步骤,助力客户快速掌握核心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让我们以匠心守护历史,用科技激活记忆,共同推动档案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